光伏扶貧目前作為十大扶貧工程之,方面無論是從宏觀的角度、還是貧困百姓的角度而言,光伏發電都是件好事,但在另一方面,光伏扶貧在設計、施工、運維中存在的問題也嚴重影響著老百姓的收益,甚至會帶來安全隱患。下面是詳細的介紹:
一、運維意識欠缺 使用壽命大打折扣
農村光伏扶貧項目,一般分兩類:村電站,規模在100-300KW,產權歸村集體所有,光伏發電收益由村集體和貧困戶按照比例分配;家用系統扶貧主要是依托貧困戶屋頂和院落空地建設,規模一般在3-5kW,產權和收益歸貧困戶所有,對于后者來說,光伏扶貧系統檢查、清洗都相對簡易,可按照規范進行自行清洗。但集中式的村電站往往安裝在比較偏遠的地方,安裝完成后運維往往處于空白狀態,缺乏定期的檢查、清洗、維修工作。長此以往,發電收益將無法保證,壽命也會大打折扣。
因此,光伏建設在扶貧項目中可引入智能監控、智能運維等方法,來降低后期運維工作的難度。如供應商可以對貧困戶集中培訓運維知識,整體提高貧困戶運維知識。
二、組件被盜常發生 光伏扶貧初衷難達
光伏系統中的逆變器、組件即便是二手貨也可以賣個好價錢。于是,許多地區的扶貧電站,屢次被小偷光顧,雖然不能偷走整個電站,但是隔三差五地偷走逆變器、截掉電纜線,使得電站發電工作不能正常進行。這種行徑無疑是違背了光伏扶貧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的初衷。所以對于村扶貧電站的設備防盜工作要重視起來。
光伏扶貧
三、做好防電工作 避免安全事故發生
在農村有句警醒的話常被大家提起——“電是老虎,要遠離”。存在電的地方,就會存在安全隱患,拿戶用型的5KW的光伏發電系統為例,它產生的直流電超過220V,對于老人和小孩來說是安全隱患。別是光伏系統建在用戶的院落的,定要做好防護措施,避免安事故發生。
四、收益分配不公 光伏扶貧監管空白亟待解決
扶貧收益,該如何分配?有分配的地方就會有不均,對于農村扶貧電站來說分配問題依舊存在。村集體所有,光伏發電站收益由由村集體和貧困戶按比例分配,但是村電站權屬歸一些村電站在利益的分配上存在不公,出現了該幫扶的卻沒有幫扶,住著洋樓開著小車的卻在扶貧之內。所以說,村電站收益如何分配?收益分配怎么樣監管?等系列問題是亟待解決。
光伏扶貧
光伏發電扶貧是扶貧的未來走向,但是對于光伏電站的建設、運維、防護以及收益分配還存在些問題亟待重視和解決,相信處理好這些問題,光伏扶貧將會在農村有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,真正帶領貧困戶走出貧困。